记者陈勇报道,2019年,曾被诟病“国家队成绩不佳”的鲁能青训迎来了井喷式增长:
2019年伊始,鲁能1995年龄段球员刘洋成为亚洲杯主力,是鲁能该年龄段球员中第一位参加重大赛事(国际足联或亚足联主办的正式比赛)的球员,韦世豪入选但因伤未能参加比赛。
2019年9月10日,国家队在2022世界杯亚洲区40强赛首场比赛中对阵马尔代夫,鲁能95后球员姚均晟和韦世豪替补出场,韦世豪创造点球并助攻,他们也成为第二、第三位出场的球员。鲁能95后球员参加世界杯,再次入选新一届国家队名单,至此,鲁能95后球员在世锦赛中崭露头角,其实韦世豪入选国家队更早,2017年底就出战了东亚杯,并成为球队最佳射手,但东亚杯不算大型赛事。
鲁能球员在国青、少年队同样表现不俗:9月22日,2004年U16国家队在亚青赛预选赛中3胜1平,时隔6年晋级2020年U16亚锦赛。在少年赛决赛阶段,鲁能足校的何小柯、麦五郎、阿里库提、高景春和门将陈星入选23人名单。在28粒进球(不失球)中,鲁能足校球员贡献了11粒进球,其中何小柯打进5球,麦五郎打进4球,高景春打进2球。何小柯是国青队队长。
鲁能队多名球员入选国家奥林匹克队和2001年国家青年队。
培训升级,加强高端人才培养
过去20年,鲁能青训为中超、中甲、中乙俱乐部输送了260余名职业球员(鲁能青训在中超联赛的本土球员比例始终高于10%),为各级国家队输送了230余名国脚球员。请注意,这是人数,而不是次数,因为如果把一个球员从国青队一路算到国家队,一个人入选国家队的次数可能达到十余次。
上一次国青队晋级世青赛,鲁能青训周海滨、崔鹏、袁维炜、关震、任永顺都是主力,上一次国青队晋级世青赛,鲁能青训李壮飞担任队长,王伟龙担任主力中后卫。
鲁能的81年龄组(含82年龄组,下同)刘金东、83年龄组的韩鹏、85年龄组的周海滨、秦升、87年龄组的王永珀、崔鹏、89年龄组的郑铮等都是不同阶段国家队的主力队员或骨干球员,91年龄组的买提江、93年龄组的王彤、刘彬彬、95年龄组的韦世豪、刘洋、姚均晟等也都在不同阶段入选过国家队或参加过重大比赛。 而入选国家队的球员名单远不止这些,还有2000年至2004年在鲁能足校训练过的焦喆、吕征、耿晓峰、高迪、贺冠等,还有“落珠儿”张弛——虽然没有入选过国家队,但认可他有入选国家队的能力。
但规模效应的背后,明星效应并不明显:韩鹏是国家队的主力中锋,这一点毋庸置疑;周海滨和崔鹏也绝对可以成长为国家队的主力中场,可惜的是,周海滨的欧洲晋级之路却因为起点太高而未能突破,崔鹏则遇到了自身的问题(当时崔鹏已经算是技战术上几乎没有短板的球员)。相较之下,王永珀的表现则总体比较稳定,2017年12强赛中韩对抗赛,王永珀贡献了一次关键助攻。
在相对年轻的一代球员中,1993年出生的吴兴涵因为条件优秀,一度被认为是国家队的最佳人选,但他的成长遭遇瓶颈。目前来看,1995年出生的韦世豪最有希望,他或将成长为国家队的绝对主力。
1997年出生的新一代球员前景尚不明朗,但段刘愚、郭田雨、刘朝阳、何小柯等球员的实力较为突出。当然,年轻球员缺乏稳定性,未来还是要靠自己。其他球员如果实力足够强,如果足够努力,也有机会看到曙光。
“对于我们来说,一直在思考高端球员的培养模式,现在我们自身的培养模式需要改进,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。他们从青训到职业训练,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。”“通路问题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。”鲁能足校副校长李学礼告诉记者。为了打通足校球员的渠道,李学礼变身“推销员”,比如给中乙俱乐部推荐鲁能青训的小球员。
鲁能其实在培养的国家队球员数量上是全国第一的,相比其他职业俱乐部的青训优势明显。不过上港模式也确实给了鲁能更多的思考空间:两年中乙、五年中甲的磨练,给了他们很多提升成绩的机会,上港的张琳芃、颜骏凌、武磊等球员更是脱颖而出。但不得不说,鲁能青训出来的球员,能成为中超本土球员的比例一直都超过10%,足以凸显鲁能青训的质量,但与此同时,鲁能显然不会满足于此。
制度保障助推“中超二队踢中乙”
进一步加强人才选拔,进一步打通从青训到职业联赛的成长路径,是鲁能足校目前的工作重点。事实上,在打通从青训到职业联赛的路径过程中,鲁能足校更提倡成立青超联赛(周末主客场制),希望打破“足校”壁垒,让年轻球员在青春期得到全面成长。优秀的青训机构打造高科技赛事,如今,鲁能正推进青超联赛改革,确保青少年赛事质量的提升。
此外,鲁能足校一直是“中超二队踢中乙”的核心推动者,目前中国足协也初步制定了中超二队踢中乙或中甲的方案,但相关实施细节尚未正式公布。
制度提升的背后,鲁能也在内部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,比如鲁能青训的后起之秀何小柯。鲁能通过与何小柯父母的深入沟通,为何小柯制定了更为详细的青训和职业规划。同时,在留洋方面,鲁能也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教训,制定了更为完善的规划。
鲁能足校功勋教练张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鲁能一方面要保证所有球员稳定成长,打好基础,另一方面要为顶尖球员提供更好的环境,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。”鲁能的努力还包括斥巨资加强文化学习,确保球员成长起来后不会走弯路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青训是一项长期工程,鲁能为了未来的发展给自己施加了更多压力,也付出了更多努力,但收获必然需要时间。可喜的是,20年来,鲁能是中国足球中极少数始终坚持、稳步投入青训的俱乐部。在探索突破的路上,鲁能从来都耐不住寂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