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世界杯:世界与欧洲的较量》,开篇就是国际足联和欧足联争夺世界杯控制权的话题。今天我们换个角度,聊聊足球世界里世界与欧洲的关系。
本届世界杯在西亚举办,卡塔尔在获得世界杯主办权时,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,甚至世界杯开赛后,这种争议还在继续,主要反对声音来自欧洲国家,当然,反对声音并不是针对足球队的,球队和球员不是世界杯层面的问题,因为不是本文的主题,就不详细讨论了。
阿根廷和摩洛哥都闯入了半决赛,阿根廷大概率打进决赛夺冠,使得本届世界杯成为近20年来世界杯半决赛表现最差的一届。事实上,如果不是1/4决赛巴西意外输给克罗地亚,半决赛中非欧洲球队的比例会更高。再往前追溯,1/4决赛非欧洲球队占了一半,欧洲球队刚好打进16强的几率是50%。这些都是从2006年到现在,这是历届世界杯中非欧洲球队数据最亮眼的一次。
这是否意味着世界杯正走向“脱欧”?绝非如此。世界杯的欧洲化不仅没有减弱,反而不断加深,远远超出了数据中欧洲与非欧洲比例变化所能反映的程度。
被视为本届世界杯最大黑马的摩洛哥,创造了非洲足球在世界杯上的最佳战绩。不过,在卡塔尔参赛的摩洛哥国脚,大多效力于欧洲联赛,其中绝大多数并非摩洛哥青训营或联赛出身。他们出道后便远赴欧洲踢球,是摩洛哥移民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,出生在欧洲,在欧洲接受青训后开启职业生涯,只是选择为摩洛哥国家队效力。像巴黎圣日耳曼的阿什拉夫、拜仁慕尼黑的马拉维等球星都是如此,他们中的很多人,甚至从未在摩洛哥生活过。
执教摩洛哥队仅三个月的雷加伊,在摩洛哥闯入四强后名声大噪。但摩洛哥国家队的技术基础和战术体系,都是由他的前任哈利霍季奇一手打造的。这位66岁的波黑名帅因领导理念过于严厉,与多名核心球员关系不佳。世界杯前,他不得不将执教接力棒暂时交给擅长处理更衣室矛盾的助手雷加伊。雷加伊是前意甲球员,曾是法国国家队前锋吉鲁的俱乐部队友,是一位高度欧化摩洛哥教练。
阿根廷也非常欧化,阿根廷26名国脚中,只有一小部分在国内联赛踢球,中国球迷能叫出名字的球员,都是经常出现在欧洲联赛的著名球员。倪建军的球员生涯基本都是在欧洲度过的。阿根廷和巴西并称为南美两大豪门,但阿根廷从血统到文化都离不开欧洲。阿根廷的国语是西班牙语,很多人拥有阿根廷和欧洲国家的双重国籍。阿根廷不仅有大量球员在欧洲踢球,还有不少教练执教欧洲俱乐部。
梅西本人就是欧洲化程度最高的阿根廷球员,9岁被巴萨球探看中,11岁全家移居巴塞罗那,在欧洲接受人文启蒙和足球训练,一生和职业生涯全部在欧洲度过,成名后有机会为西班牙国家队效力,梅西虽然选择为西班牙国家队效力,但他选择了阿根廷,除了度假、探亲和国家队训练,梅西从未在阿根廷长期居住。
同样,巴西队的26名国脚中,只有3名来自巴西联赛,主力全部来自欧洲豪门,唯一的例外是他们的主教练蒂特,没有任何在欧洲踢球或执教的经历,这也被大众认为是巴西队固有的劣势的表现。巴西队未能在世界杯走得更远的首要因素,就是巴西队被淘汰后,蒂特的辞职,巴西足协随即宣布破例,从欧洲寻找下一任国家队主帅,足球王国终于在欧洲足坛的霸权面前低下了头。
至于我们的近邻日韩为何能如此快速进步,其实无需多言,只要看看他们的世界杯阵容中有多少欧洲俱乐部球员就一目了然了。
无论卡塔尔是否由欧洲球队夺冠,这个事实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改变:世界杯属于世界,更属于欧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