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 1978 年到 2018 年,世界杯见证中国球迷的青春岁月

1998年法国世界杯颁奖典礼上,法国球员德尚高举冠军奖杯(1998年7月12日摄)。

2018年7月15日,法国球员格列兹曼(右)在颁奖仪式上亲吻世界杯奖杯。这是法国队自1998年以来第二次夺得世界杯冠军。

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,俄罗斯世界杯日前落下帷幕,四年一届的世界杯,有冷门也有热点,有惊喜也有遗憾,有年轻的天才也有老将,可以让人热血沸腾,可以让人感动落泪,也可以让人欣喜期待,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。

其实,大部分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记忆与改革开放相吻合,1978年,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世界杯,至今已40年,网友称世界杯就像树的年轮,记忆以4年为单位轮回生长。

1978 年:“黑白盒子”里的世界杯

“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时候,我住在康定,那年我刚七岁,上小学一年级……我对那届世界杯的模糊记忆,主要来自于收音机,家里有一台红灯笼牌台式电子管收音机,我记得我和爸爸一起听了决赛。”

这是网友“龚大师”对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回忆,虽然当时足球转播已进入彩色时代,但国内还是有很多人和“龚大师”一样通过收音机收听世界杯。

对于会看电视的中国人来说,大多是在黑白电视机上见证了“潘帕斯雄鹰”和“郁金香”的首次交锋。网友“我的梦727”在博客中回忆道:我父亲住的里屋只有6平方米,看的是9英寸的黑白电视,当时只转播三四名和冠亚军的比赛。

前央视评论员韩乔生至今还记得,阿根廷夺冠时,整个河床球场上白纸如雪花般飞舞。“当时的视觉冲击很深!在那个黑白的小电视机里,我看到球员们奔跑的身影,看到肯佩斯的长发飘扬。”他不禁感叹,“足球真是一项令人着迷的运动!”

今年,央视推出世界杯40年回顾短片,仅央视体育频道微博阅读量就达数十万。在那段黑白的过往里,宋世雄标志性的声音显得格外亲切。

“中国之声”微信公众号“世界杯·时代”栏目透露了更多细节。当时,央视派出了6人团队完成任务:两名导演、两名工程技术人员、一名解说顾问、一名评论员。他们通过剪报等方式收集信息,逐一剪出照片、辨认面孔,力求将准确的信息传达给观众。正是在香港的一间酒店房间里,宋世雄利用央视“借用”的国际广播卫星公用信号,让中国观众首次感受到了世界杯的魅力。

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视的逐渐普及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并喜爱世界杯。据网易体育《时间的故事》专栏报道,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,中央电视台后来曾一口气转播了22场比赛。不过,除了决赛是现场直播外,其他比赛均进行了录制。转播中心也设在香港,宋世雄每天晚上录制比赛解说,上午则制作比赛专题片,中午录影带准时送达香港启德机场运往北京,随后在全国播出。

2002年:随中国队参加世界杯

今年俄罗斯世界杯以法国夺冠而落下帷幕,不少网友不禁想到,从1998年到2018年,“高卢雄鸡”又一次登顶。如果20年是一个轮回,那么同样在亚洲举办的2022年世界杯就值得期待。

2020解说杯_解说杯赛程_02世界杯中国中文解说

回顾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,那绝对是世界杯历史上特别的一届。那是新世纪的首届世界杯,第一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杯,也是第一次由两个国家联合举办的世界杯。对于国人来说,这不仅是第一次不用熬夜看世界杯,中国队入围更是让那届世界杯变得特别。一些人因此更加关注世界杯,而另一些人则从此开始了球迷生涯。至今人们还在各种场合回忆往事。

网友“阿诺史的妈”说:“我对世界杯的记忆是在2002年,当时我在出租屋里的小彩电里看足球比赛。那是我第一次认真看足球比赛,能够为之欢呼。”网友“这路飞毕路路路”回忆道:“2002年世界杯,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数学老师张老师走进教室,对我们说:‘我得赶紧做完这些题,认真听讲,别耽误中国队的首秀了。’”一些在国外留学的网友还在关注比赛的进展,一些网友已经开始通过网络视频观看世界杯。

《体坛周报》副总编辑吴晗回忆说,2002年中国队出线时,《体坛周报》专刊卖出了500万份,“机器印得老高”。看到父亲收藏的2002年世界杯32支球队的彩页,感叹那是“一代人的回忆”。在各国球迷的面部特写中,一名中国球迷身披“中国必胜”的横幅,声嘶力竭地呐喊。那欢呼的表情,永远定格在16年前的那份报纸上。

尽管那届世界杯中国队一场比赛未赢、一分未得、一球未进,但绿茵场上中国足球员们拼搏、挥洒汗水的面容,却依然被观众铭记。2010年世界杯的视频,至今仍是网上流传的热门视频,被多家媒体转发,被众多网友翻看。

除了比赛,那一年,奥克斯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,这家家电企业聘请当时的中国足球教练米卢作为代言人,并在央视投放广告,体育营销逐渐得到企业的重视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世界杯周边产品的代工企业,甚至后来发展成为官方授权商,在这个过程中,中国与世界杯、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加深。

2018:世界杯现场体验

时光荏苒,四十年前只在收音机里听世界杯的网友“龚大师”,今年已远赴莫斯科、圣彼得堡,感受世界杯氛围。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,与上届巴西世界杯相比,今年赴俄人数增加,中国游客数量增长10倍以上。根据门票销售、团队游、航班运力等情况,预计今年将有10万以上中国游客赴俄旅游观赛,位居全球入境俄游客首位。

吴晗说,以前看世界杯是天方夜谭,记者去那里都会羡慕。但现在,中国球迷可以去任何体育场观看比赛,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看世界杯的照片,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在线交流。

在中国,中国人观看世界杯的媒介已经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手机屏幕。据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报告显示,69%的手机互联网用户在关注世界杯,2018年世界杯已进入移动直播时代。同时,VR、AR技术、投影仪等也大大提升了观赛效果。

截至7月12日,央视世界杯相关内容在自有平台上累计观看量达278.49亿次,其中在新媒体端(互联网平台上的视频直播、点播以及微信、微博平台阅读量),央视世界杯赛事直播及相关报道总播放量达169.26亿次。新浪微博数据显示,小组赛期间,微博上世界杯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72.7亿次,日均观看量超过5亿次。

央视的六人小组已经成长为全媒体覆盖的140多人的一线报道队伍,媒体人不再依靠剪报辨认球员面孔,开始揭秘世界杯的“黑科技”,或是回顾世界杯上中国企业的存在。

2010年南非世界杯,中国品牌在世界杯上用英文呈现,而此前人们熟悉的都是英文企业标识,比如佳能等。今年,万达、蒙牛等中国品牌霸屏。从制造到品牌,中国与世界杯40年,这篇被多家网站转载的新华社报道,让我们一窥中国企业创立品牌、迈向智能制造的历程。

四年一度的世界杯,就像一把衡量人生的尺子。

正如网友“锦绣江山”所说:“四年一届的世界杯,也凝聚了我的青春。”
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完美落下帷幕,但国人对世界杯的绿色记忆却不会停止,仍将被不断书写循环。